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老爷爷 老奶奶,白发苍苍的,嘴巴瘪瘪的,牙都掉光了,
也可以看到一些爷爷奶奶,虽然满头银丝,但是牙齿都在,没怎么掉,精神奕奕。
为什么,会有这种现象差异呢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想过“老掉牙”的真正原因呢?
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陈亚明博士介绍:掉牙的罪魁祸首是牙周病、龋病等牙齿疾病,但这些病的发生和内环境紊乱有关,防掉牙,不仅要治疗牙病,还须调整内环境。
老掉牙的最终原因就是牙周炎等牙病了,同时也受糖尿病等疾病的影响,所以我
们需要真正的认清楚“老掉牙”的原因,及早制止和补救,避免“老掉牙”。
世界卫生组织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目标——“8020”,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不松动的“功能牙”。我们人类牙齿总的有28--32颗牙齿,所以,到80岁,我们也应该“至少”拥有一口能吃饭的牙齿(呵呵)
一,细菌造成“水土流失”
我们偶尔可以见到一些老年朋友,一张嘴你就可以看到几颗摇摇欲坠的“孤”牙
有时,你还会发现这些牙,还能够安稳的在口腔里待好几年,可想这些爷爷奶奶很少有灿烂的笑容,良好的胃口。
那牙为什么会渐渐地脱离牙床而掉落?
原因是牙周组织被细菌产生的毒素“溶解”了牙床,使牙齿与牙床分离开了。
聚集于牙垢、牙菌斑、牙石“温床”上而滋生的细菌,分解食物残渣,释放毒素。牙龈最容易受到细菌毒素的侵蚀,产生炎症,并逐渐蔓延到牙根、牙槽骨。细菌在牙槽骨中生长繁殖,新陈代谢,破坏毛细血管,阻断营养供给,降低成骨细胞活性,最终导致牙槽骨萎缩、骨质流失,牙床降低、牙齿根基变浅、牙齿变长。
小树都会因水土流失,树根暴露而倒塌;更何况牙齿因牙周组织逐渐萎缩,牙根渐渐暴露,松动而脱落。
二、“不良因素”促进“水土流失”
细菌感染引起的牙周病,是掉牙的直接病因,但是很多“全身因素”可以影响牙周组织破坏的严重程度和修复能力。
1、营养不良是高危因素
中老年人,是患牙周病的高危人群,原因是成年人脑垂体某些生长激素分泌的减少或停止,会导致口腔及牙龈对于维生素C的吸收出现严重障碍,造成牙龈的营养不良,发生牙龈萎缩生理退化现象。
其它原因造成的营养不良,也是高危因素,因为合理的营养可促进牙周结缔组织的代谢和生理性修复。其中维生素C可调节牙周组织的营养,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复。
2、春春期、更年期是高危期
牙周炎的患者“下丘脑-垂体-靶腺”不同环节、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,说明牙周炎与内分泌关系密切。
人在青春期、更年期,妇女在月经期、妊娠期,内分泌水平产生较大改变,造成口腔营养失衡,是牙周病,特别是牙龈炎发生的高危期。
3、压力、悲伤是不良刺激
也有很多人说一加班熬夜,压力大,第二天起来就会牙疼得厉害。感觉肿胀
科学家发现,牙周病与压力、悲伤、焦虑等心理问题存在密切联系。原因是,人们在受到较大压力的时候,会释放出一种皮质醇激素,这种激素水平的升高,会增加牙龈和腭骨受到细菌毒素破坏的速度,引起牙周疾病,或加重病情,也就是说,牙周病症状也是人体对于长期精神压力的一种应激反应。
强迫症、抑郁、焦虑、人际关系敏感、敌对等心理因素,都是精神压力的一种情绪反应,都与牙周病关系密切。
老百姓中流传着受凉了、累着了、着急了都会上火牙疼。所谓上火牙疼,其实就是你的口腔内存在的牙周病的慢性病灶,在压力、受凉等作用下发作了。
4、牙周病是糖尿病并发症
有位糖尿病患者反复出现牙龈红肿、疼痛、出血症状,且久治不愈。
国际糖尿病组织已将牙周病列为糖尿病并发症之一。原因是糖尿病引起糖代谢紊乱,导致机体组织,包括牙周软组织抵抗力下降,使寄生于口腔的细菌大量繁殖,促进牙周组织形成牙菌斑和感染发生。
5、胖子容易掉牙
像一些中年发福,而且喜欢吸烟,正当壮年时,牙齿就已经掉了好几个,像这种想象,相信很多中年朋友都有这样的苦恼
日本专家调查发现,如果考虑到年龄和吸烟习惯等因素,男性肥胖者患牙周病的比例比正常体重者高出49%。
所以,在无故掉牙时候应该要引起我们的警惕,这不是正常现象。要及早去寻找医生,避免继续恶化,提早进入“老年”
|